規章制度
2017年,我院繼續以“平安校園”、“內涵建設”、“國際化”為工作指導思想,常規工作穩步推進,重點工作有所突破。
三項突破性工作:一是硬件建設,我院新增512畝校地手續,辦理順利,其中與新城區政府采取PPP模式合作的足球學校正式建設;二是招生工作,我院“專升本”首次招生105人,開辟了普通計劃之外新的發展渠道;三是國際化辦學進展較快,我院成為巴基斯坦政府獎學金項目在中國的5所合作院校之一。
常規工作方面,我院2017年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健全了黨的組織體系;全年度師生安全平穩,被列入自治區首批“平安校園”;“雙學位”兩批學生順利開課,核心課教學大綱按計劃推進;科研處正式成立,科研工作納入學院議事日程;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扎實開展思政工作;各系(分院)深化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落到實處;進一步拓展學科門類,新設經濟管理系運行良好;行政綜合部門緊緊圍繞學院重點工作進行管理服務,保障了全院教育教學工作。
現將本年度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 健全黨的組織體系,全面貫徹十九大會議精神
(一)加強黨建工作,重點抓好意識形態與思政工作
全院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準確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提出我院“兩個旗幟鮮明”。召開專門會議傳達落實《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的文件精神,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委工作的決定》(內師鴻院發〔2017〕35號),正式成立黨委宣傳部與組織人事處,宣傳部與辦公室合署辦公,內設宣傳科;組織人事處內設組織科與人事科,兼具組織、人事、統戰及紀檢監察職能,理順、健全了黨的組織體系。
(二)扎實開展政治學習活動,周密部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學院黨委積極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工作,要求各黨支部做到有學習計劃、有學習總結、有會議紀錄、有學習筆記,并通過調閱檔案、實地走訪、年度考核等形式進行監督檢查,促進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學院及時組織召開學習動員會,并緊密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文件《關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及《關于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的通知》,周密部署全院師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三)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認真貫徹執行《中共內蒙古師范大學委員會發展黨員工作實施辦法》,結合我院工作實際,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加強黨員發展的教育培訓工作。2017年學院共發展黨員175人,是師大各總支發展黨員最多的單位。今年共開設四期培訓班,共培訓入黨積極分子1000余人、發展對象285人、預備黨員175人及正式黨員94人。
(四)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共青團工作穩步前進
2017年在繼續深入推進“團建五大工程”的基礎上,團建工作連續取得好成績。學院團委被師大團委評為“優秀團總支”;參加2017中國創新創業博覽會,我院榮獲“雙創好項目”大獎;派出204名志愿者赴鄂爾多斯參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被主辦方授予“優秀組織獎”;組織團員青年積極獻血,累計獻血量197600毫升,成為“無償獻血公益聯盟單位”;“挑戰杯”競賽中,我院選送項目榮獲自治區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在全區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學生作品榮獲多項大獎,我院被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
(五)充分發揮工會作用,增強教職工凝聚力
2017年,工會緊緊圍繞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各種有益活動,關心教職工生活,充分調動和發揮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如組織教職工乒乓球比賽、承辦新入職教師歡迎會、在教師節等重要節日為教職工送上祝福與溫暖、組織教職工進行體檢等,增強了教職工的凝聚力。
二、提升內涵建設水平,教學工作不斷深入規范
(一)重點加強課程體系建設
教學工作緊抓專業內涵發展,以專業核心課建設為重點,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目前,全院20個專業共有248門專業核心課程,各專業確立的核心課約10-12門。教務處將教學大綱建設作為專業核心課建設的重點,并且明確了建設目標。2017年各系(分院)共編寫完成核心課教學大綱150門,目前正處于大綱論證階段。
(二)“雙學位”教學效果良好
自2016年底開展雙學位教育工作以來,已招收兩屆學生,共計528人,涉及6個專業。各開課單位嚴格按照第二學位培養方案開展教學,師資配備基本以原專業教師隊伍為主,保證了教學質量,學生反映教學效果較好。
(三)“專升本”教學井然有序
2017年學院首次招收專升本學生,生源來自于區內7所專科院校,共報到105人,錄入我院10個本科專業,其中人文系21人,外語系1人,管理系31人,財會系36人,藝術系16人。各系針對這批學生有針對性地做了入學教育,制訂了人才培養方案,配備了優秀的授課教師,日常教學有序進行。
(四)加強教研室建設,舉辦第二屆教研室主任經驗交流會
以教學檢查為契機,學院檢查組對各教研室的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做了檢查,全院17個教研室的“教”“研”工作整體上井然有序。為了更好地發揮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的作用,促進學院教學常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教務處組織舉辦了第二屆教研室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
三、建立健全科研機構,科研工作取得進展
2017年全年學院教師共發表57篇學術論文和30項藝術作品,參編專著及教材19本,各類科研項目結題10項,申報立項12項,實用新型專利成果1項。第四屆“學術報告月”活動開展講座37場。11月學院成立科研處,同期成立了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我院中國北方巖畫研究所成功舉辦了2017中俄巖畫考古專家學術研討會,國內外2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會議。研究所副所長吳甲才教授的《內蒙古達茂旗發現匈奴與東胡之戰時的阿拉伯戰馬巖畫》《鮮為人知的大青山五星聯珠巖刻》兩篇文章分別在《中國文物報》《內蒙古日報》發表,引起了國內外歷史界、考古界的關注與重視。在巖畫研究方法方面,我院研究所率先掌握并在實踐中完善了巖畫微晶體測年方法,在中國同類科研院所和高校中屬于領先位置。巖畫譯著叢書《巖畫科學》《世界巖畫》《印度巖畫》進入排版審校階段,擬于2019年出版。
我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廣中巴教育、文化和學術交流,2017年,副主任唐俊參加了拉合爾政府大學舉辦的“人口遷移與安置”國際會議并做主題演講,發表了有深度的研究論文;翻譯《中國-巴基斯坦關系歷史分析》并籌備出版事宜,截至目前,研究中心已經完成《首腦之間》《部長手記》《巴基斯坦反恐挑戰》《刀尖上的巴基斯坦》及部分巖畫書籍的翻譯工作,累計超過150萬字,對我院的科研水平有很大提升。
四、學生管理與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一)全面開展安全與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風建設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開展學生思想問題排查工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加強對夜不歸宿和校外住宿學生的管理,要求輔導員、生活管理老師各負其責,確保學生安全。重視新生軍訓及入學教育,要求各系(分院)系統學習《學生手冊》,使廣大新生深入了解了我院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提倡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力爭使每一名學生得到鍛煉。
(二)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一是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針對新生輔導員進行崗前培訓;定期組織輔導員經驗交流;組織第二批輔導員在高校輔導員網絡學院在線學習,請專家進校進行專題講座;建立健全輔導員工作考核制度,逐步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其次加強生活老師管理與考評。實施《鴻德學院“12345”生活管理模式》,定期對生活老師進行培訓,經常組織與其他高校進行交流學習、總結經驗;三是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堅持每周二對學生會干部、生管會干部進行培訓,提升了學生干部工作能力。
(三)加大學生獎懲力度,樹立良好校風學風
學院獎學金共設一、二、三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奮斗獎和優秀班集體六個獎項,本年度加大了獎勵額度,共獎勵學生674人,評出優秀班集體19個,獎勵金額共計91.95萬元。認真修訂《學生違紀處分條例》等學生管理制度,及時做好違紀學生的處分工作,嚴明了校規校紀,促進了和諧校園建設。
(四)落實國家及自治區各項學生獎補資助政策
學院嚴格執行落實國家獎補資助政策。2017年度共有11人獲得國家獎學金,獎金共計8.8萬元;259人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獎金共計129.5萬元;2420人獲得國家助學金,獎金共計726萬元;參軍入伍補償67人,補償金共計126萬元,各項獎補資助共計2757人次,合計金額990.3萬余元。堅持大力宣傳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做到了應貸盡貸,2017年貸款2730余人次,金額達2119.6萬余元。2017年我院235名低保家庭子女受益,資助金額達940萬元。
五、各系(分院)平穩發展,各顯特色
(一)人文系——改革創新,氣勢如虹
人文系將“互聯網+”思維應用到相關管理中,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取得創新性建設成果。建設“e+人”互聯網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實現了新媒體全覆蓋。深化課程改革,學前教育專業開設“幼兒足球游戲”、“幼兒足球操舞”課程并編輯教材成冊;旅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將“翻轉課堂”“微課程”引入教學;新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新媒體實務”、“大數據”和“互聯網+”等課程,緊跟時代步伐。2017年人文系師生榮獲多項榮譽,體育成績顯著,科研工作突出,團隊建設充滿活力,各項工作成果豐碩。被評為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優秀會員單位。
(二)外語系——嚴格管理,力求突破
外語系不斷深化與創新教學改革,在聽說綜合課程改革取得實效的基礎上進行了專業課考核體系改革,全部加入口語測試,有效促進了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試行“1個重點,7項技能”培養模式,“1個重點”指重點解決學生聽說和語音能力問題,“7項技能”指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5項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加入背、誦、唱、舞、書、教、技7項拓展技能。制定《專職教師培養計劃》及《專職教師學期教學工作考核量化評分細則》,進一步加強了專職教師隊伍管理與建設。一年來,外語系的黨建、教學、學生管理等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公共外語與留學生教學工作也穩步推進,年終考核綜合排名第一。
(三)管理系——調整班子,平穩發展
管理系注重日常教學管理,師資隊伍較為穩定,核心課教學主要由專職教師擔任,教學秩序良好,教學質量平穩。充分發揮已有測量、土木、材料、結構四大實驗室的實踐實訓作用,加大校外實習實踐,培養應用型人才。學生管理嚴格,加強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積極組織團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財會系——勵精圖治,蓄勢待發
財會系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核心,以校風學風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適合本系專業特點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學管理上,通過“理論—實訓—綜合大實訓—校外實習”的教學環節,著力改進理論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對青年教師繼續以“傳幫帶”的方式培養,積極發揮教研室作用,促進提升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學生管理上,總結經驗教訓,加強輔導員隊伍及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五)藝術系——綜合管理水平大幅躍升
藝術系本年度注重師生思想建設,加強日常教學與學生管理,綜合管理水平提升。教學方面加強實踐教學與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室制取得一定成效。學生管理以安全管理為核心,宿舍安全文明管理為重點,嚴格“四查”,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加強學術交流,邀請知名專家到校講座。藝術系今年3名學生考上研究生,4件學生作品在大藝展中獲獎,促進了教風學風建設。
(六)影視藝術分院——專業建設特色鮮明
影視藝術分院重視黨團建設,各項工作穩中有進。教學上進一步鞏固專業技能實踐常態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管理工作以“平安校園”為著力點,嚴格日常管理,加強規章制度建設,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影視分院科研工作提升較快,核心期刊發表專職教師3篇論文;11位教師的個人作品或指導學生作品獲獎,共計184人次,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占96.2%。
(七)經濟管理系——打好基礎,規范發展
經濟管理系5月開始籌備,9月全面開展工作。建系之初即確立了“打基礎、高標準、高起點、嚴要求”指導思想。教學上嚴格常規管理,注重師資培養,堅持系主任、教管、教研室主任聽課制度,教學秩序良好。學生管理嚴格“四查”,并重視思想引領與安全教育,學生思想穩定、表現積極。其他工作均穩步推進,呈現出良好的系風系貌。
六、招生工作有所突破,就業工作平穩扎實
(一)“專升本”首次招生,拓寬了生源渠道
根據自治區教育廳2017年“專升本”選拔政策,我院成立專升本招生領導小組,詳細制定學院專升本招生實施方案,與區內12所專科院校簽定合作協議,招收10個專業“專升本”學生,共報名161人,經過選拔考試錄取132人,錄取率為82%。
(二)完成本科生招生錄取工作,報到率得到保證
2017年,學院招生計劃為2450人,錄取2450人,報到注冊2390人,報到率97.55%。其中區內錄取2338人,區外錄取112人;師范類專業錄取580人,非師范類專業錄取1870人;男生616人,女生1834人,男女比例約1:3。
(三)完善就業工作體系,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
繼續實施“學院為主導,以系(分院)為主體,分級負責,層層落實”的院系兩級就業工作體制。8月統計,學院2017屆本科生初次就業率96.67%,仍居區內各高校前列。進一步完善就業與創業管理工作體系,建立了畢業生求職意愿信息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數據庫,形成了精準就業服務平臺;并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引導學生考取職業證書。
七、外事工作取得突破,國際化辦學特色突顯
(一)嚴格外事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工作
我院2017年度聘請專兼職外教12人,注冊留學生74人,是自治區聘請外教、接收留學生最多的單位之一。外事辦堅持做好外籍人員個人信息采集和管理等基礎工作,嚴格執行外事管理的相關規定,及時準確辦理相關手續。并與外語系共同做好外教教學管理、留學生的教學與生活管理等工作。嚴格留學生公寓管理,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來訪人員登記制度,與安全處建立聯防聯控的管理機制,為留學生營造了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二)推進中巴合作,促成政府獎學金留學生項目
2017年我院進一步加強與巴基斯坦的交流與合作,周玉樹院長受邀參加“巴基斯坦建國78周年及中巴友好66周年慶祝活動”;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兩任參贊來院訪問;我院外事人員赴巴進行訪問。學院現有巴基斯坦留學生47人,其中政府獎學金項目30人,成為繼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西安外國語學院、武漢大學之后第五所接收巴基斯坦政府獎學金項目留學生的大學。
(三)廣開渠道,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合作
繼續加強與韓國的交流與合作,開設韓語選修課,本年度共計150余名學生選修韓語課程;接待英國駐華使館副領事一行來訪,與英國德比大學、約克·圣約翰大學、北安普東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友好關系;科特迪瓦總理府派出教育代表考察團來我院訪問,就留學生派送、教師交流和漢語言項目等達成合作意向,為科特迪瓦學生來我院學習漢語提供了新的平臺。
八、加強后勤管理工作,為學院發展做好服務保障
(一)重大項目取得進展,校園基礎建設與設施進一步完善
新增校地512畝(建設用地約366畝)手續辦理有突破性進展。其中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146畝(建設用地約86畝)和塔利校區235畝(建設用地約187畝)土地已簽訂征地協議。與新城區政府合作采取PPP模式成立新城區足球訓練學校,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31畝(建設用地93畝),建筑面積約30642平方米,已于8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現基礎工程已全部完成,預計2018年8月份竣工。
完善學院設施設備。暑假對天健樓室內外進行了全面裝修;將部分混凝土路面改造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易達樓改插座;致遠樓和人和樓增加生活設施;進一步改善留學生住宿條件,完成留學生公寓整體搬遷工作。加大教學設備設施的投入,為各系(分院)配備語音室、專業機房、多媒體等各類教學設備,共投入200多萬元。
(二)以創建“平安校園”為指導思想,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加強全院水、電、暖安全管理與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全院用水監督管理機制,水電維修工、水電維修科科長、總務處處長各負其責,分層次對生活飲用水和消防、綠化供水設施設備等進行定期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嚴防跑 冒、滴、漏等現象發生。宿舍區智能化電路控制系統全面完成,運轉情況良好。2017年按照市政府要求,我院供暖系統正式并網,學院投入226萬元進行換熱站及管網改造,確保供暖安全。
食堂管理實行零容忍,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管理。《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餐廳量化考核管理辦法》出臺后運行良好,今年學生對餐廳飯菜質量及服務比較滿意。
本年度根據創建平安校園需要,對地下室、配電室、機房、馬蘇德館、珍藏館等重點部位安裝監控設備,完成了二期監控系統的擴容和聯網工作,真正達到了技防的要求。
(三)從嚴治處,進一步完善招投標工作
總務處全面從嚴治處,加強團隊建設,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各項管理工作取得明顯進步。進一步完善招投標工作,理順招投標程序,成功組織招投標20多次,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真正做到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
九、安全工作扎實開展,“平安校園”建設取得成效
(一)加強安全管理措施,推動平安校園建設
依據學院《2017年安全穩定管理工作要點》及《平安校園創建實施方案》,學院堅持定期召開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分析研究安全管理形勢,找出存在問題,采取改進措施,并做到了“平安校園”建設與黨團建設、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工作同布置、同檢查與同考核。12月15日,學院通過了自治區教育廳的綜合評定,被列入全區首批“平安校園”名單。
(二)簽訂安全責任書,強化各級責任意識
為促進安全管理責任制的落實,院領導與各部門黨政負責人簽訂了《2017年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和《2017年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書》;各部門黨政負責人與所屬教工簽訂了《2017年安全管理責任書》;綜治委與各校內餐廳、商鋪等重點部位責任人簽訂了《2017年安全管理責任書》,做到抓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推動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的貫徹落實。
(三)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安全意識
本年度逐系逐班組織6180多名在校生進行了12場消防安全常識講座,12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淹溺、防網騙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法制普及教育講座;開展了“安全活動月”和“119消防安全宣傳活動月”等活動,提高了師生的安全意識。同時加強了抵制毒品侵蝕和宗教滲透、防“校園貸”等專項安全教育,嚴筑師生安全防線。
(四)開展應急逃生演練,提高自救能力
依據學院《突發公共應急總預案》,安全處以校園突發火災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為主要內容,分別組織各系(分院)師生在各自教學樓、宿舍樓進行了應急逃生演練;在呼市公安局特勤支隊的指導下,進行了校園防范恐怖演練;并組織920多名宿舍長和120多名餐廳、商鋪從業人員進行了各類滅火器的操作使用技能培訓。
十、行政綜合服務與管理工作不斷加強
(一)積極發揮辦公室職能作用,加強宣傳工作
辦公室扎實做好“辦文、辦會、辦事”等日常行政工作,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履行好“參謀助手、綜合協調、督查督辦”的工作職能。宣傳部與辦公室合署辦公后,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宣傳、形勢政策報告會、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各類活動9次,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檔案管理繼續推進,截至本學期末共整理上架紙質檔案1185盒5637卷,同期進行目錄編制工作。
(二)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嚴格執行學院各項人事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形成各部門與教職工自覺遵守、維護學院制度的良好狀態。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與管理,對全院教職工學歷提升、業務培訓等情況主動掌握與跟進;教師聘任工作嚴把質量關,新入職28名教職工敬業穩定;校內職稱評審工作嚴格規范,評審材料與社會評審要求完全一致;根據學院發展實際調整系部考核指標,年終考核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三)嚴格財務管理,完善財務內部管理制度
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順利完成預決算編制、審計及全年收費工作。根據學院工作實際需求及變化,制訂新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并督促落到實處,如針對藝術系等特殊專業出臺外出寫生差旅費報銷規定,同時修訂財務處內部管理辦法等,規范了單位和個人的財務行為。
(四)加強職工業務培訓,提升圖書館服務能力
圖書館內部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圓滿結束,工作人員全部通過考核拿到結業證書,提升了圖書館的整體業務能力。本年度新進紙質圖書10萬冊,電子圖書60萬冊,極大的充實了圖書資源。共開放9個借閱室并保證每天5小時的開館時間,共接待讀者32472人次。為進一步方便師生讀者使用館藏數字資源,建設了圖書館無線網絡系統并已投入使用。豐富了馬蘇德館的館藏,利用馬蘇德館對巴基斯坦學生進行各種教學與交流活動。完成《圖書館“一書五化”實踐與研究》科研項目并申請結題。
十一、存在的問題及努力的方向
(一)學院發展較快,經濟壓力較大
本年度,學院征地、基建兩項總投資額達到2億元。大踏步發展之后,學院面臨著一個長期的消化過程。為確保學院持續穩定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強辦學資金的使用和管理。
(二)高職稱外聘教師聘請相對困難
一方面,由于個人所得稅合并扣稅,部分外聘教師提出減少課時或不再續聘,其中不乏高職稱者;另一方面,各高校教師教學科研任務加重,兼職變得相對困難。學院將進一步加強專職師資隊伍建設,并在聘請知名專家、教授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三)應用型大學轉型還需較長的過渡期
根據《關于公布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名單的通知》(內教高函﹝2016﹞107號),我院被確定為自治區5所整體轉型試點院校之一。一年來,學院以“加強內涵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轉型工作指導思想,積極開展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雖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距整體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學院將明確任務,認真部署,加快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