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王佳麗,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博士,副教授。曾任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團委書記,現任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科研處處長。其學術兼職:泰國格勒大學客座教授、教育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民辦教育研究分會副秘書長; 全國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專家;2021年度江蘇省科技副總。近5年從事教學以及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和民辦高校管理工作。 先后教授《 教育學 》《學前教育學》《發展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與教師職業道德》等課程,先后主持并參加多項課題,其中主持內蒙古黨委宣傳部規劃課題1項,內蒙古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民辦教育協會2021年度規劃課題1項,橫向課題1項;出版專著5部,在《中國高教研究》《教育與職業》《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學版)《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四川精神衛生》等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對于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您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線上和線下教學都是教學活動的一種形式。為了有效地利用互聯網+資源,與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開展線上與線下教學。
您認為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要樹立“育人為本,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站在學生的視角出發, 將有意義的事情做的有意思。其次,利用互聯網+思維注入課堂,比如我在課程中運用超星·學習通,使學生完全參與教學活動中。再次,通過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真正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目標的實現。
在高頻線上教學的現狀下您認為如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更好的結合?
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推出一批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社會實踐“金課”。實施“中國金課行動”,建設“一流課程網”、提供優質課程資源和教學案例 ,課件線上與線下混合是未來課程的主要類型之一。他主要指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平臺),運用適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工具), 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造 (自建 融合),安排20-50%的教學時間,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 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 “金課”。
您認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有什么特點?
1、基于優質資源的使用。
2、結合校內課堂的改革 。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學流程,以教師的教 ,轉化為學生的學,充分應用線上“金課”進行本地化改造。
您認為如何高效利用線上平臺教學?
充分將平臺有機的融合。充分利用雨課堂+騰訊會議;微信+PPT+雨課堂,學習通等線上平臺和工具。還可以通過眼神交流、隨機抽問、小組討論、舉手發言、投票反饋 、數據收集等互動的教學方式進行。
對于剛步入教學崗位的新教師就要開始完成線上授課您有什么分享的教學經驗嗎?
第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和學術會議。
第二,加入團隊,共同教研,共同進步。
第三,不斷的自我反思,總結,對教學內容不斷的迭代,形成教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