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院概況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前身為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民辦本科高校。學院于2008年開始本科生招生;2010年獲準開展留學生教育;2016年啟動雙學位教育,并被確定為自治區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2017年獲準“專升本”招生資格;2020年經教育部批準成功轉設,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家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高校。
學院現有主校區、北校區、塔利校區三個校區,都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學院現有經濟學、教育學、文學、工學、管理學和藝術學6大學科門類、15個一級學科,涵蓋32個本科專業,另設3個專科專業。學院教學設施先進,校園環境優美,被評為“呼和浩特市園林式單位”“首府花園式校園”。
近年來,學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成績日益突出,知名度和美譽度也隨之提高,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自治區平安校園”“全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學院黨委先后被評為“內蒙古師范大學先進黨委”“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社會組織‘六個好’黨組織示范點”等稱號。
財會系

財會系設有:
會計學專業
會計學專業(注冊會計師方向)
會計學專業(智能會計方向)
財務管理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智能財務方向)
審計學專業(稅收籌劃方向)
審計學專業(智能審計方向)
資產評估專業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專科專業)
會計學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具備會計核算稅務籌劃、財務管理等的專業技能,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審計實務等工作的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智能會計信息系統、稅法、成本會計、數智商業綜合實訓等課程。
會計學專業(注冊會計師方向)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培養具備扎實的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稅務學等專業理論知識,系統掌握注冊會計師(CPA)執業所需的核心知識體系與實務技能以及大數據分析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企業提供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能夠在工商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經濟管理部門等部門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審計、管理咨詢、稅務代理等工作的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復合型的會計管理人才。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稅法、中級財務管理、數智商業綜合實訓等課程。
會計學專業(智能會計方向)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會計學基本理論、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智能財務工具,具備業財融合視野與數據驅動決策能力,能夠熟練應用財務機器人(RPA)、智能財務系統處理核算業務,設計實施企業稅務籌劃方案與內部控制流程,勝任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營管理及流程優化,為企事業單位輸送能勝任智能會計核算、財務數據鏈分析及決策支持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數智化的新財經人才。
2.培養規劃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智能財務會計共享實訓、管理會計、審計學、智能會計信息系統、RPA財務機器人應用與開發、數智商業綜合實訓等課程。
財務管理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具備投資理財、財務分析與管理的專業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審計實務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智能化”的新財經人才。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智能會計信息系統、稅法、數智商業綜合實訓等課程。
財務管理專業(智能財務方向)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緊密對接數字經濟時代對會計人才的新需求,培養具備會計專業核心能力與智能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通過融合會計學科與信息技術,本專業致力于解決傳統會計教育中智能化轉型不足、業財融合薄弱、數據分析能力欠缺等關鍵問題,為企事業單位輸送能勝任智能會計核算、財務數據鏈分析及決策支持的高素質應用型新財經人才。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智能財務會計共享實訓、管理會計、中級財務管理、智能會計信息系統、大數據財務分析、數智商業綜合實訓等課程。
審計學專業(稅收籌劃方向)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系統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理論,精通稅收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稅收籌劃原理與方法,具備稅務管理、涉稅服務、稅收籌劃方案設計與實務能力、大數據分析技能,適應企業稅務管理、中介機構服務及國際稅收需求,能在企事業單位、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政府財稅部門等機構,從事稅務籌劃、稅務咨詢、稅務代理、財稅管理及跨學科視野的應用型、復合型、數智化的新財經人才 。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數字經濟與稅收學、審計學、財務審計、內部審計、智能會計信息系統、CPAS審計信息系統等課程。
審計學專業(智能審計方向)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基礎理論,精通審計準則與智能技術,系統掌握現代審計理論、方法和技術,具備深度融合審計專業知識與特定職能領域的業務流程、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工具應用能力,能夠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非營利組織、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公司、金融行業等領域從事運營審計、績效審計、合規審計、管理審計、管理咨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與評價工作,具有國際視野、實踐能力、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數智化審計專門人才。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審計、內部審計、智能會計信息系統、CPAS審計信息系統、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等課程。
資產評估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知識,有扎實的資產評估專業知識,有較強的資產評估操作技能,能在國有資產管理、財政、稅務、海關、工程建設管理、土地管理及其他政府經濟管理部門,以及金融機構、投資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和資產評估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資產評估業務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的新財經人才。
2.培養規格
(1)學制:4年
(2)學位: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原理、建筑工程評估基礎、經濟法、資產評估實務與案例分析、會計信息系統、管理會計、機電設備評估基礎等課程。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專科)

1.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職業能力為導向,培養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技能嫻熟、實踐動手能力較強,能夠在黨政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等領域從事相關基層工作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2.培養規格
學制:3年
3.專業核心課:管理學、基礎會計、財務管理基礎、財務會計實務Ⅰ、財務會計實務Ⅱ、管理會計基礎、成本會計實務、大數據財務分析、智能會計信息系統應用、會計綜合實訓等課程。
風采掠影






教務處 財會系
編輯:郭曉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