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下午,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非遺手工工作坊在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學院學生工作處處長許艷軍、教育系主任李鳳清、團委書記劉維權、內蒙古展覽館副研究館員董小飛、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貼畫”省級傳承人崔鎖蓮,蒙鑲工藝傳承人、內蒙古工藝美術大師劉玉花及教育系師生代表參加儀式。

學生工作處處長許艷軍代表學院對嘉賓表示歡迎。他講到,校園是弘揚與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陣地,我們不僅是“非遺”的欣賞者、見證者,更應該有責任、有義務成為“非遺”的保護者、傳承者。近年來,學院對“非遺進校園”工作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并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和創作平臺,希望我們能夠將所學的非遺知識弘揚出去,做好非遺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教育系主任李鳳清講到,近年來,教育系認真貫徹落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設了“石榴花開籽相擁”剪紙班,舉辦了“北疆文化·多彩非遺”剪紙燈籠節、開展了美育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并將非遺文化融入課堂。此次非遺手工工作坊的成立是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技藝的一次有益嘗試,它將成為師生課程實踐和體驗非遺魅力的新平臺,促進非遺傳承與學校美育浸潤教育深度融合,推動非遺文化真正在校園“生根發芽”。

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貼畫”省級傳承人崔鎖蓮對于非遺手工工作坊的成立感到十分高興,她講到,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成立非遺手工工作坊會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身體驗傳統手工工藝。她表示,作為非遺傳承人會積極參與非遺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工作,指導和幫助鴻德非遺手工工作坊的年輕人進一步學習傳統手工工藝,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隨后,教育系主任李鳳清和內蒙古展覽館副研究館員董小飛共同為非遺手工工作坊揭牌。
百人剪紙活動

揭牌儀式結束后,教育系師生還在噴泉廣場舉辦了“讓非遺之花在時代中綻放·百人共剪石榴花”活動。




活動現場,教育系百余名師生以北疆文化為主題進行現場剪紙,一把剪刀,一張紙,千剪不斷,線線相連,師生們用一雙雙巧手呈現了一幅幅活靈活現、極具民族特色的作品。
編輯: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