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上午,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巴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順利召開。

來自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草原文化博物館、內蒙古《草原文物》期刊等單位的二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巴歷史淵源、文化交流、考古發掘、藝術交融等內容展開深入研討,暢敘兩國歷史文化發展和交流合作,旨在通過越來越緊密的文化交流,進一步促進文明互鑒、增進民心相通,共同推動中巴友誼再上新臺階,為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歷史系主任馬布布教授首先向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熱情邀請表示感謝。隨后,他以《中巴關系:中巴經濟走廊10周年》為題作交流發言。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院長周玉樹教授對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馬布布教授一行和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講到,自己曾作為派遣學者受邀到巴基斯坦訪問,并與旁遮普大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繼續加強兩校溝通與交流。隨后,他以《巴基斯坦“印度河文明”文字是中文》為題作交流發言。

《北方文物》執行副主編、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孝華博士以《文化交流視域下加強中巴聯合考古工作探析》為題作交流發言。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主編于永教授以《民國時期綏遠改省時間小考》為題作交流發言。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歷史系教授法拉茲博士以《前現代世界的區域聯系——中國海軍上將鄭和印度洋航行研究》為題作交流發言。

內蒙古草原文化博物館館長邵青隆研究員以《中國與巴基斯坦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誼以文物與繪畫為證》為題作交流發言。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歷史系烏斯曼博士以《古絲綢之路的復興》為題作交流發言。

內蒙古博物院副院長張文平研究員以《武川壩頂北魏祭天遺址》為題作交流發言。

內蒙古《草原文物》主編黨郁研究員以《土坯和陶磚——中國早期建筑材料發現與思考》為題作交流發言。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歷史系阿克薩博士以《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 3500——公元前 1500 年)》為題作交流發言。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北方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教授以《紅山文化區域史前九類巖畫特征》為題作交流發言。


研討會結束后,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互贈圖書。


6月26日下午,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歷史系主任馬布布教授以《巴基斯坦歷史概況》為題,給學院外語系師生作了專題講座。


《北方文物》執行副主編王孝華博士以《期刊編輯視野下的論文寫作規范》為題,給學院巖畫研究所的老師們作了專題講座。

編輯: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