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規劃時期是我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跨越發展的時期。國家和自治區相繼出臺多個政策文件,高等教育格局正在加速整合重構,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主題。這對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而言,既是新的挑戰,更是新的機遇。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取得教學高質量發展,是學院正在深入研究與探討的重大議題。


為凝練各系辦學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院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5月8日下午,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召開教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學院處級及以上干部、各系教研室主任、教學管理干事、學生管理干事參加了會議。學院副院長劉興旺主持會議。

人文系主任張文生以“教者為師、學者為生、教學相長”為思考點,圍繞“教”與“學”做了研討。在“教”方面,他講到,“提高教師素質、制定好人才培養方案、凝練各專業辦學特色、做好理論與實踐環節設計”是關鍵,并介紹了人文系“兩頭子”“兩作”“三通”“六個一”的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及量化要求。在“學”方面,他講到,“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養成非功利性的學習意愿、鼓勵學生具有批判與質疑精神,從而提升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及課余生活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另一關鍵因素。

教育系主任李鳳清以《主動求變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題,對學前教育專業近15年的辦學經驗、辦學成果進行了總結,對師范類專業應用型發展提出了建設思路,著重介紹了學前教育專業“八個三十”實踐課程體系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改革、創新的具體做法,這對學院其他師范類專業建設、發展極具參考價值。

外語系主任史麗珍分享了英語專業通過“一個重點七項技能”教學改革強化“聽說讀寫譯”技能及通過落實“教學賽研檢”環節提升教學質量的經驗做法,提出了積極研究“新跨融分智”路徑,探索內涵式發展,謀求英語專業發展的建設思路。

財會系主任孟忠義深入剖析了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及財會系尋求特色化發展的路徑,分享了財會系“兩個加強、三個提高”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內容及取得的成果,并圍繞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下一階段發展思路。

工程管理系主任石晶瑜認真總結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物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教學改革、實踐教學、產教融合等工作,介紹了工程管理系“1235培養模式”的應用、“16+2”課程設置的思路及“中天班”“國友班”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成效,重點介紹了“點線面體、學思用創”多維逐級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探索思路。

經濟管理系主任張智榮以《適應經濟社會快速變化需要,實現經管類專業特色化發展》為題,以金融學專業為例,介紹了以強化“兩個基礎、五項技能、兩個能力”為目的的“252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成效,闡述了經濟管理系“人才培養標準對接學院發展定位,人才培養內容對接崗位需求,人才培養過程對接職場工作過程,人才培養目標對接經濟社會發展和崗位變化”的“四個精準對接”辦學思路。

藝術設計系主任布爾古德講到,提高教師責任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并闡述了藝術設計系設計類專業將“項目實訓”引入課程教學的做法、攝影專業“以賽代練”的教學模式、美術學、繪畫專業“導師制”“工作室制”的教學改革對強化實踐教學的積極作用。

公共教學部主任許艷軍以《身心健康是大學生的“本錢”》為題,主要從全院公共課的課程設計、師資建設和特色課程建設三個方面做了交流。他講到,全院公共課的宏觀設計主要體現在“身心健康”四個字上,“身”指身體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心”指心理健康和健康的政治思想。談到特色課程建設,他講到,“鴻德六藝”在繼承“古代六藝”的基礎上,融合創新,用傳統經典文化、現代藝術和前沿的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通識技能。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兼學生工作處處長任鳳桃以《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題做了研討。她講到,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陣地,我們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入領會思政理論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要高度重視,求真務實,逐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各項工作向前發展;要夯實基礎,再譜新篇,努力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高質量發展。她還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過程管理、課程資源建設、科研課題申報等方面談了加強思政教育的一些措施。

教務處處長郝敏從推進內涵式發展、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十四五”規劃時期教學發展思路與舉措等方面做了研討。她講到,學院依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以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為契機,以專業認證為標準,以課程建設改革為重點,不斷推進教學改革與研究,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她講到,學院將依據自治區“進一步提高理、工、農、醫學科比例”政策導向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結合自治區重點產業鏈發展規劃,積極調整學科專業結構。

研討會最后,院長周玉樹做總結講話。在深入分析了當前學院人才培養現狀之后,他指出,近年來,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重大決策部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生已突破1.6萬人。學院作為自治區首批確立的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不僅要思考實現什么樣的內涵式發展,更要探索怎樣實現內涵式發展。
周玉樹院長強調,各系及相關教學部門要圍繞學院人才培養中心工作和教育教學核心工作開展深入細致的調研總結,要探索具有鴻德特色的教學方法,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著力補齊短板、優化結構、深化改革,努力創新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編輯:陳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