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巖畫研究所邀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民族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超到學院作題為《從蹲踞式人形巖畫看西南山地民族早期的交通》的講座。講座由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教授主持,巖畫研究所全體師生及內蒙古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專業巖畫方向研究生參加了講座。

在講座現場,楊超指出中國西南和東南亞山地民族中間的蹲踞式人形巖畫,是古人遷徙過程中留給我們的“標記”,也是民族交往、融合和文化互動的“紀念碑”。從中國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的蹲踞式人形巖畫和相關的銅鼓等器物來看,人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在這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和文化單元里,進行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方位交往、交流和交融。

講座最后,楊超以豐富、多元、廣闊的視角,根據蹲踞式人形巖畫分布的地理環境、形制特點等多個方面,分析了中國西南和東南亞山地民族中間的遷徙過程。講座之后,楊超教授還參觀了校園。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