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召開2021年教職工年終總結大會。學院領導周玉樹、盧鳳龍、劉興旺、王新剛、張雪玉、周偉與全體教職工參加了會議。為做好疫情防控,大會設立了11個分會場,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 會議由黨委書記盧鳳龍主持。

對全院工作做總結

會上,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周玉樹對學院全年的工作做了總結。他講到,2021年,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平安校園、內涵建設、穩步發展、提升層次”為工作思路,推動學院各項事業穩步前進:一是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黨委正式成立,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向學院選派了專職黨委書記和副書記,黨建思政工作進一步加強;二是高質量完成了招生錄取工作,全日制在校生達到14300多人;三是學院申碩被成功列入自治區“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四是有序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及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五是學院科研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各類課題申報及立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學院北方巖畫研究所獲批自治區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六是繼續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引進博士人才30多人;七是建立起了符合學院實際的輔導員工作機制,學生管理平穩有序;八是啟動了北校區建設,進一步加大了校園維修改造和教學設施投入,改善了辦學條件;九是行政后勤與安全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確保了“服務育人”與校園安全穩定;十是學院開始實施新工資方案,工資漲幅創歷年之最,進一步提高了教職工的待遇。
頒發“院長特別獎”

為了表彰在各項工作中成績突出的教職工,學院每年都開展一次“院長特別獎”評選。榮獲2021年度“院長特別獎”的教職工是宣傳部部長兼辦公室副主任張玉恒、團委書記劉維權、工程管理系學生管理干事姚志強。

授予張玉恒的頒獎詞:知責、盡責、擔責,防疫一線他沖鋒在前;熱點、熱門、熱搜,宣傳工作他守正創新。主動請纓堅守抗疫一線、勇挑重擔彰顯責任擔當!在疫苗接種、核酸檢測、防疫值班中,總能看到他穩健又忙碌的身影。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筑牢意識形態陣地!他發布權威信息、報道校園動態、展示鴻德風采中,總能聽到他親切而有力的聲音。

授予劉維權的頒獎詞:在筑夢的征程中,他把自己和鴻德緊緊聯系在一起;在鮮艷的團旗下,他教育青年學子要勇擔時代使命。2010年入學,2014年留校,2019年主持團委工作。他滿懷赤誠,把汗水揮灑在母校的沃土中;他風華正茂,把青春奉獻在“團建五大工程”中。今年,學院團委喜獲“全區五四紅旗團委”,并在“互聯網+”“挑戰杯”等一系列全國全區賽事中取得了突出成績。

授予姚志強的頒獎詞:一聲鴻德情緣起、一生銘記母校情。作為鴻德首屆本科畢業生留校工作,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把青春寫在鴻德校園里,把熱愛融入學生工作中。七尺大漢卻粗中有細,面對突發事件中情緒激動的學生,他耐心勸導、奮勇救助,在危急關頭將學生攬入懷中,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化解了一場校園危機,彰顯了一名輔導員的責任擔當。
對各系工作做總結

人文系:在系科調整后,以“尊重傳統、著眼當下、凝聚力量、穩中求進”為工作思路,扎實推進教育教學工作;重新修訂了4個專業、4個層次(本科、專升本、???、二學位)的人才培養方案;《新媒體實務》課程申請成為自治區本科一流課程。

教育系: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構建各專業課程思政全覆蓋體系;對標師范專業認證要求,夯實現有專業基礎,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改革發展模式;教學改革圍繞新時代對人才培養要求,加大產教融合研究與實踐,本年度獲批橫向課題研究取得進展。

外語系:穩步推進“一個重點七項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遴選十多名優秀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堅持嚴格執行“手機入袋”的管理規定,“四查”工作常抓不懈;《聽說綜合》課程申請成為自治區本科一流課程。

財會系:創新教學與教研工作,從教師、教材、教案三個方面進行一體化教學大綱的編寫工作;各教研室積極推進專業內涵建設,專業核心課建設效果明顯;《基礎會計》申請成為自治區本科一流課程;加大會計學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力度。

工程管理系:新組建了BIM工作室,為BIM技術創業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和基地;“中天班”人才培養模式取得較好教學效果;《建筑計量與計價》課程成功申請成為自治區本科一流課程;工程管理專業正在申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經濟管理系:迎來首屆畢業生,論文撰寫、指導、答辯工作順利完成;制定了《課堂教學紀律管理辦法》《外聘教師管理規定》等制度文件,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城市休閑服務與管理》課程申請成為自治區本科一流課程;旅游管理專業正在申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藝術設計系:全面加強教研室建設,進一步鞏固專業技能實踐常態化,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在美術教育專業本科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大賽上,師生均取得了包括一等獎在內的多個獎項;將紅色元素融入教育教學,舉辦了建黨百年師生采風作品展等活動,師生互動,促進教學相長。
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