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為加深新時代英語專業學生對使命與擔當的理解并鼓勵同學們打好專業基礎,講好中國故事,12月14日,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外語系開展了“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的講座,特邀姚培青老師擔任本次講座的主講。

首先,何為中國故事?文學層面上,姚老師將其定義為“富有中國民族特色,帶有中華文化因素,凝聚了中國人的各種經驗與情感的文學敘事”;現實層面上,則表現為“中國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包括與世界之間所發生的各種故事”。姚老師強調,無論從何種角度定義,最重要的是“中國立場、中國視角、中國敘事”。

其次,怎樣才算是講“好”了中國故事?姚老師提出了三條標準:“表達準確”“讓世界了解、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理解世界”。在這一過程中,其他語種和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英語都起著輔助交流的關鍵作用。姚老師指出,現階段我們主要面對的問題是“會考試,而不會真正運用語言交流”的“中國難題(The China Conundrum)”,即自身的外語水平尚不足以滿足充分有效的傳播。這也引導我們思考學好專業語言對于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及文化交流事業的重要性。

姚老師從“太極”文化娓娓道來,帶來以“跨文化交流”為主題的英語教學,指導同學們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詮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本次課程的討論環節包括“文化差異”與“中國傳統節日”兩個話題,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姚老師指導討論并作總結: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提供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本次講座的順利舉行,使同學們有所思、有所感,眼神愈加明亮與堅定。相信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必將勇擔外語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