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月夕、秋節八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我國乃至整個漢文化圈的傳統節日。每年陰歷八月十五,人們紛紛團聚一堂,聚會賞月,慶祝豐收,祈福美滿。

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我系在院團委的號召下組織學生展開以中秋節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各班團支書通過PPT講解及視頻播放的形式,組織同學們認真學習有關中秋節傳統文化,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師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同學們知道了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傳統佳節的習俗,讓全體同學在度過中秋民族傳統節日的同時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師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體現了深厚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祈盼闔家團圓,包含著游子對家庭和故鄉思戀的深深情感。尤其是當代社會,中國人口處于大流動、大遷移的狀態,成千上萬的人離開熟悉的故鄉前往陌生的異地,由于對家庭的思念使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團圓情感渴求。中秋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回歸家庭的良機,從而加強了個人與家人的聯系,強化了人們的家庭義務與責任感,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