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年之聲
青年之聲/ YOUTH VOICE2019年11月29日中午12:30,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第十二期卓越管理培訓在我院圖書館五樓報告廳隆重舉行。本次培訓的主題為“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主講人為劉佳麗老師。

1969年,15名北京知青來到梁家河,但只有習近平主席在梁家河待了七年之久,在這七年中,他展現了自己堅定的“立志辦大事,立志辦實事”的理想信念,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腳踏實地的為村民們辦事。
劉佳麗老師講到,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信念。雖然習近平總書記入黨的過程十分艱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堅守著自己的理想信念。“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是年齡最小,干活最苦,待的時間最長的,他與父老鄉親們一起面對風吹雨淋、體味酸甜苦辣,不僅磨煉了吃苦耐勞的意志,鍛造了不避艱辛、不怕困難的品質,還展現了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劉老師在講述過程中提到,青年們也要敢于吃苦、樂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這是一種十分寶貴且難得的品質。

習總書記的眼中沒有地位的高低,就算對待一個行乞者也要平等、善良。劉老師講,她認為的人民情懷是一種無時無刻為別人著想的善良,而我們每個人不論事情的大小,都要有這種淳樸的善良。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時,腳踏實地的為村民們辦事,這深深體現出習主席求真務實的責任擔當。同時也啟示大家,不要把自己的理想流于空洞,要腳踏實地干實事。而習總書記在插隊的這些年盡管條件艱苦,也沒有忘記讀書、學習知識。 最后劉老師為學生干部們講述了如何對待順境與逆境。逆境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意志和追求,習總書記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蛻變,實現了精神上的升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在逆境中升華自己才是對自己能力最大的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在成長和奮斗中,會收獲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大學生們也應該堅定理想信念、懷有至真至樸的人民情懷、樹立勤學好思的優良學風、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正確對待順境與逆境,在逆境中不斷升華自己,受挫不短志,逆境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