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青年之聲
青年之聲/ YOUTH VOICE烏審綠色生態,你我共同見證。新的一天,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兩支院級直屬“三下鄉”團隊——鴻韻北疆實踐團和菁鴻實踐團開始了新一天的實踐活動。上午8:00,團隊出發前往薩拉烏蘇一河三園展覽館。“薩拉烏蘇”一詞在蒙語中的解釋為“黃河的水”,薩拉烏蘇河作為黃河上游的分支河流,為下游地區長期提供著穩定的水資源補給。今天行程主要走生態路線,旨在使當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綠色傳承,生態共建。薩拉烏蘇河一河三園分別是指薩拉烏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薩拉烏蘇國家濕地公園和薩拉烏蘇休閑養生農業園,館中陳列著薩拉烏蘇河流域不同時期的照片,給人以直觀的感受到薩拉烏蘇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的發展和變化。館中介紹了毛烏素沙地的形成,是環境演化歷史的天然信息庫,古老的薩拉烏蘇歷史更是展現出歲月的滄桑和薩拉烏蘇文化的厚重。館中陳列著很多動植物標本,表現出了薩拉烏蘇河流域豐富的生態系統。其主旨意在表達草原人民治沙的成果,深刻體現出草原人民艱苦奮斗建設家園的決心!

告別展覽館,團隊一行來到薩拉烏蘇國家濕地公園進行實地考察。薩拉烏蘇濕地公園位于中西部缺水地區,其珍稀動植物種類較多,其珍惜性的濕地環境也為眾多珍惜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或中轉站。生態環境支持著生物多樣性,也支持著物質生產,提供了景觀休閑,利于旅游業的發展,對區域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烏審旗人民充分利用了當地優勢,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將沙漠打造成綠洲,將濕地開發成致富法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維護了生態環境的穩定。

逐夢新時代,河套文化美名揚。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位于內蒙古西部地區,屬于內陸干旱地帶,但是當團隊來到薩拉烏蘇河著名景區“八大溝灣”時,卻讓人眼前一亮,著名的沙漠地區如今卻是景色美麗、水草豐滿,人們安居樂業一派繁榮景象。“河套人”遺址,在中國乃至世界是考古學、體質人類學等領域均具有較大影響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對研究人類的進化過程和晚期智人的體質特征及舊石器晚期文化類型特征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它是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存。

團隊沿著薩拉烏蘇沙漠峽谷探險步道前進,路途之上植物種類豐富,遠處牛羊成群。景區內基礎設施建設較好,游客眾多,瀑布直下,河流流入地下河中,森林茂密,蟲鳥之聲回蕩耳邊。遨游綠色世界之中,甚至忘了遠處的沙地荒灘。這一切都是烏審旗人民敢于同沙漠作斗爭的結果,也是近幾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對景區的保護效果顯著增強。

守望相助度艱難,做好青年觀察家。團隊成員積極對濕地的植物種類進行記錄,發現并記錄了多種當地特有植物,普及了相關科學知識。在景區中,團隊成員對廣場和灌木叢中的垃圾進行了清掃工作,還景區一片亮麗。團隊成員積極在登山過程中互相幫助,每位成員都成功登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激起了每位成員保護生態環境的激情!
千古河套文化,共望今朝綠色。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切實履行自己的義務,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未來!
今天的“三下鄉”活動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