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為進一步加深同學們對我院歷史發展的了解,我系于2023年9月21日、22日組織2023級同學們參觀校史館、錢幣館與史前書院,走進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發展歷史。校史館是學校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錢幣館是學校歷史研究的重要建設,史前書院是學校對史前文化的重要成就,它們見證著學校輝煌的過去和現在的成就,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凝聚力,促進學生對學校的認知。
通過參觀校史館,同學們了解了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建校歷程,在辦學過程中, 學院歷經坎坷, 百轉千回,從建校初期的奮斗探索,到初具規模時的蓬勃向上,直至跨越發展后的碩果累累,同學們對學校發展的歷史表示贊嘆。一幅幅照片闡述著鴻德的往昔與成績, 讓同學們深刻的感受到, 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取得的各項成就,與數代鴻德學子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參觀完鴻德校史后,同學們為鴻德的歷史感到震撼,為成為一名鴻德學子而感到自豪!
錢幣就像歷史的活化石,經過千百年歲月的沉淀,成就了自己不竭的生命力,滿載著時代的痕跡和人類的智慧。縱觀歷史長河,每一枚錢幣里都隱藏著一個故事,那些有關于經濟的、歷史的、民族的、征服的或是渴望的故事,讓時間賦予錢幣價值的溫度,讓文明也在其沿革中永生。同學們參觀一枚枚錢幣,感受歷史的沉淀,有的驚嘆、有的深思、有的自豪,都沉浸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感受歷史的多姿多彩。
同學們來到史前書院了解了“史前文字”以及“三皇”文化,老師講述了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赤峰地區紅山文化時期出現了文字;以及對赤峰地區巖畫中文符號的考證。同學們看著一個個字符,了解到了文字的變化與發展,感受到了文字的奧秘;看著一件件“三皇”文化的見證者,認識到了“三皇”文化,感受到了歷史的底蘊與魅力。
作為學校的文化象征,校史館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教育意義。本次參觀校史館的活動使同學們切身體會到了學院“立校為公,執教報國”的辦校理念,使同學們了解到了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輝煌歷史,更意識到了作為一名鴻德學子、一名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因此,我們要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為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